Search

少量多餐不一定會瘦⁉️
.
#少量多餐 是很常聽到的減重法🤓
很多人會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少量多餐不一定會瘦⁉️
.
#少量多餐 是很常聽到的減重法🤓
很多人會用多次進食、份量少的方式來避免飢餓感產生,以求總熱量攝取不超過,達到減重的目的✌️
.
但是布姊對於這樣的方式是採取比較遲疑的態度的🤔
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少量多餐 是怎麼被推廣出來的🤗
.
其實是醫生用來建議給 #糖尿病 人的飲食模式,每餐吃少少的,可以避免 #血糖 飆漲以及 #胰島素 的大量分泌,多餐可以避免血糖降得過低,造成過度饑餓反而吃太多此提高血糖的震盪度⤵️⤴️
.
但布姊認為血糖的震盪跟 #飲食 的內容關係遠比用餐次數大,一直以來 #營養 學界對於 #碳水化合物( #醣類)的建議攝取量,總是高達總熱量的60-70%的,高比例的碳水化合物飲食,會在進食後大幅的提高血糖的濃度以及刺激大量胰島素的分泌,卻無法維持太久的時間,當血醣迅速降低後,飢餓感就會隨之而來。
因此只要把碳水化合物的熱量比例降低到50%以下,再把消化代謝比較慢的 #蛋白質 攝取量,由過去飲食建議的12-15%提高到20-30%,就可以避免血糖的高震盪度,何需少量多餐🤔🤔
.
根據臨床科學研究顯示,將每日固定的熱量平均分成三餐與六餐,並不會改變飢餓感,不過如果每天吃三餐,在固定的熱量下,碳水化合物:蛋白質:脂肪的比例為40%,30%,30%的一組參與實驗的人的飢餓感,遠比60%,10%,30%的一組低,體重控制的成功率也會大幅提高✌️✌️
.
而且啊~少量多餐會讓「#瘦素」分泌受阻⛔️
.
#飢餓感 與 #體重控制 有著密切的關係,人體會分泌與飢餓感相關的多種激素,其中被翻譯成「瘦素」的Leptin與「飢餓素」的Ghrelin是掌控減重是否成功的關鍵激素,瘦素會抑制飢餓感而避免過食,然而胰島素會抑制瘦素的分泌,當我們進食的時候,胰島素就會隨之分泌,瘦素也會相對被抑制,當用餐的頻率增加時,胰島素就會跟著分泌,瘦素的分泌也會被抑制,這也是為什麼少量多餐不會讓你覺得比較不餓的原因啦😅😅😅
.
最後是少量多餐反而會阻礙脂肪的燃燒🔥
.
人體在進食後的三個小時內,主要燃燒的是儲存在人體內的 #肝醣,空腹超過三小時後才會開始燃燒脂肪。少量多餐的飲食模式會讓進食間距少於三小時,也就是人體根本沒有機會燃燒到 #脂肪,對於想要減肥的人是非常不利的啊🧐🧐
.
#減脂 #減肥 #減重 #瘦身 #瘦身減肥 #外食 #飲食控制 #外食也能瘦 #外食減脂專家 #營養 #營養學 #營養師 #營養師減肥 #減脂找布姊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要有好的體態~70%靠飲食 讓計算熱量變得更簡單上手 是布姊一直在努力的事情
View all posts